新華社華盛頓1月20日電 去年1月20日,新華社記者在華盛頓直擊天氣寒冷、疫情嚴峻和騷亂過后高度戒備下的美國總統(tǒng)就職典禮。轉眼間,現(xiàn)任總統(tǒng)拜登執(zhí)政已一年。美國現(xiàn)狀如何?下面這四組對比,恐怕是對美國魔幻現(xiàn)實的最直觀反映。請看新華社記者從華盛頓發(fā)回的報道——
左圖:2021年1月19日,拜登就職典禮前一天,華盛頓紀念碑和國家廣場上準備工作接近尾聲。新華社記者劉杰攝
右圖:2021年9月16日,華盛頓紀念碑附近放置超過66萬面白色旗幟悼念美國新冠逝者。新華社記者劉杰攝
去年就職典禮前一天,新華社記者拍攝的一張照片很有視覺沖擊力。當時,在華盛頓紀念碑腳下,國家廣場上放置了20萬面小旗子,代表不能前去現(xiàn)場觀禮的民眾。就職典禮前夕,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別達到2400萬例和40萬例,均為全球最多。受邀出席典禮的人數(shù)不得不大幅減少,國家廣場也暫時對公眾關閉。
2021年秋,新華社記者拍攝的另一張照片更加震撼人心。又是華盛頓紀念碑腳下,草坪插上66萬面白色旗幟,以悼念66萬名美國新冠逝者。進入2022年,美國新冠疫情變本加厲,一年來新增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別達到逾4400萬例和40多萬例,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屢屢刷新疫情以來紀錄,最高逼近150萬例。
右圖:2022年1月6日,美國總統(tǒng)拜登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發(fā)表講話,紀念國會山騷亂事件一周年。新華社發(fā)
去年此時,因特朗普支持者拒絕承認總統(tǒng)選舉結果引發(fā)的國會山騷亂剛剛過去。華盛頓顏面盡失,總統(tǒng)就職典禮在一地雞毛和高度戒備中舉辦。典禮當天,特朗普打破美國總統(tǒng)交接慣例,沒有參加繼任者的就職典禮。
一年來,對雙方來說,如何處理騷亂后續(xù)都如燙手山芋,稍有不慎可能引火燒身,因此雙方的策略都相對“低調”。但值得關注的是,恰在騷亂一周年之際,兩人罕見地高調相互“開火”。拜登在國會大廈發(fā)表講話時,痛斥特朗普當時坐視自己的支持者試圖通過發(fā)動“叛亂”改寫美國歷史。特朗普很快反擊稱民主黨人干預2020年總統(tǒng)選舉才讓美國淪為“世界的笑柄”,還批評拜登一年來作為總統(tǒng)“不稱職”。兩位總統(tǒng)和兩大政黨分歧依舊,互懟不斷,各說各話。隨著2022年中期選舉的臨近,兩黨之間火藥味只會越來越濃。
一年前,國會山騷亂和總統(tǒng)交接的“打破慣例”,當著全世界的面把美國政治極化的膿包刺破。一年來,政治極化讓撕裂的美國社會更加對立。
左圖:2021年3月11日,一名戴口罩的女子從美國華盛頓的白宮前走過。拜登當天在白宮簽署了1.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。新華社記者劉杰攝
右圖:2022年1月10日,在美國首都華盛頓,一家商店貨架上的商品寥寥無幾。近日,美國供應鏈瓶頸問題持續(xù),華盛頓一些超市出現(xiàn)供貨緊張情況,貨架變得空空蕩蕩。新華社發(fā)
“笨蛋,是經濟!泵绹翱偨y(tǒng)克林頓當年競選時的一句口號,繼任者們都深以為然。為刺激經濟復蘇,拜登政府過去一年持續(xù)“放大招”,上臺不到兩個月就火速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1.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,下半年又簽署了兩黨反復談判達成的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法案。
然而,在疫情幾度反復的沖擊下,美國經濟的脆弱性暴露無遺,上演了港口擁堵、物價飛漲等一系列“魔幻”現(xiàn)實。對于專家早在去年初就發(fā)出的大規(guī)模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引發(fā)巨大通脹壓力的警告,白宮和美聯(lián)儲并未予以足夠重視。在供應鏈瓶頸持續(xù)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去年1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(shù)(CPI)同比上漲6.8%,創(chuàng)近40年來最大同比漲幅。
左圖:2021年2月19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美國總統(tǒng)拜登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線上特別會議的視頻畫面。新華社記者劉杰攝
右圖:2021年8月16日,阿富汗首都喀布爾,大量試圖逃離的阿富汗人沖上跑道,攀爬正在準備起飛的美軍飛機。視頻畫面顯示,軍機起飛后,有兩個黑影從飛機上落下。
在外交方面,拜登政府把修復美國國際形象、尤其是與盟友的關系作為重點,刻意營造所謂“美國回來了”的輿論。上任第一天,他就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要重新加入《巴黎協(xié)定》,重返世界衛(wèi)生組織。
一年來,美國雖然各種“撩”、到處“聊”,但骨子里還是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。美軍倉促撤離阿富汗是美國外交去年最大的“魔幻時刻”。美國不僅置盟友于不顧,還在發(fā)動戰(zhàn)爭禍亂阿富汗20年后把爛攤子甩給了當?shù)孛癖。一句話,“回來的”還是那個美國,還是那個熟悉的“美國優(yōu)先”味道。(記者:檀易曉、胡友松、鄧仙來、高攀、劉杰、孫浩;剪輯:王玉玨;制圖:王玉玨;編輯:唐志強、程大雨)
新華社國際部制作
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
閱讀下一篇: